游客

为网络空间装上“安全阀”

游客 2017-08-08 14:05:25    201158 次浏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息安全工作扎实推进,在顶层设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安全、管理支撑、技术创新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果,人们徜徉的信息网络空间也逐渐装上了“安全阀”。

5年来,信息安全顶层设计逐渐完善。在国家战略层面,我国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网络安全被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进行统筹把握。2016年底发布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阐明了我国关于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的重大立场,成为指导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立法层面,我国网络安全法治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年11月获得通过的《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网络安全的专门性、综合性立法,在网络安全立法中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填补了法律空白,成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保障。2017年通过的《民法总则》明确对个人信息、数据、虚拟财产予以保护。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了信息安全相关规定的司法解释。国家互信办、工信部等部门出台了多个规章,对网络重点问题及时依法进行规范和治理。在规划和标准制定方面,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重要规划都将保障网络安全纳入了工作目标或主要任务;网络安全防护、用户信息保护、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等系列标准不断制定出台;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安全标准研发不断推进,网络安全标准体系不断健全。

5年来,服务民生维护网络用户合法权益力度越来越大。出台《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指导性文件,对企业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以及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等提出规范性要求。工信部等行业主管部门持续开展数据安全监督检查,发现整改了大量安全漏洞和隐患,处理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建立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针对通信诈骗等强化跨部门综合协同治理,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近几年,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分级保护、动态调整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基本建立。电话用户实名率达100%。国际出入口和重点省份诈骗电话防范拦截系统建成。用户举报受理和联动处置机制基本建立。电信诈骗活动不断被重拳打击,网络空间变得风清气正。

5年来,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关键产业、国产设备的创新推广多角度、多层次全面铺开。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研究成果“网络空间拟态防御理论及核心方法”通过验证,打破了网络空间“易攻难守”的战略格局。网上违法信息监测处置、安全防护、应急指挥等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国互联网接入服务(IDC/ISP)信息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完成,实现了部省和企业三级平台对接且开展试点联动验证,初步形成监管能力。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启动,强化了应急指挥和组织调度能力。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