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打击电信诈骗挽回3个亿 警方提示:警惕二维码支付新型诈骗

游客 2017-03-31 06:52:37    200830 次浏览

“办理银行贷款需要吗?”这样的电话许多人都接到过,电话那头很有可能就是电信诈骗嫌疑人。昨日,市公安局通报,警方连续打掉两个假冒办理贷款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81名,初步核实全国案件300余起。今年前三个月,北京警方已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200余起,为群众挽回资金3亿元。针对二维码支付新型诈骗频发现象,警方昨日发布安全提示。

尽管条件不够贷款标准,手续办不齐,但电话那头的业务员却打着包票称,只要交了手续费,就能从银行拿到钱。今年2月,警方陆续接到报警,当事人均称被人以收取贷款手续费为名实施了电信诈骗。根据需要贷款的额度不同,当事人被要求缴纳6800元至18000元不等的手续费。但只要钱转了过去,业务员就人间蒸发一样,更别提贷款了。

刑侦总队组织相关单位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对案件的资金流、信息流循迹追踪,并多次实地进行摸排,最终锁定了位于北京昌平的两处犯罪团伙窝点。

2月16日,刑侦总队组织昌平公安分局,调集百余名警力对一个犯罪窝点开展抓捕行动,当场抓获以乔某某(男,26岁,吉林省人)为首的犯罪团伙成员39人,当场收缴电脑、诈骗录音等大量涉案物品,初步核实涉及全国诈骗案件140余起。

2月24日,刑侦总队会同昌平公安分局组织150余名警力,对另一个犯罪窝点开展集中行动,抓获以张某某(男,29岁,江西省人)为首的犯罪嫌疑人42人,现场收缴电脑、业绩单等大量涉案物品,现已初步审查、核实全国诈骗案件150余起。在两个团伙的涉案账户上,警方共冻结了赃款59万元。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负责人介绍,与其他孤立的犯罪活动不同,目前成规模的电信网络诈骗都有一个环环相扣的犯罪链条。比如,北京警方在湖南打掉“出售虚假考试答案”行骗的团伙后,侦查员讯问嫌疑人时发现,为他们提供群发短信服务的上游犯罪链条分别位于广东、福建和江西三省。今年3月,北京警方根据已有线索,赶赴三地进行侦查,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25人,核实分布全国的案件300余起。

据统计,今年截至3月29日,本市电信诈骗发案4000余起,同比下降40%,群众损失同比下降60%,警方破获本市及全国案件1200余起(其中破获本市案件4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共冻结、止付涉案账号16万余个,挽回涉案资金3亿余元。

相关新闻  

共享单车二维码骗局暂无人上当

本报讯(记者 孙宏阳)继扫二维码交罚款骗局后,近期各地又出现共享单车贴假二维码的骗局。记者昨日从市公安局获悉,北京目前还没有市民因扫了共享单车假二维码上当受骗。

赵某是一名微商,在朋友圈卖化妆品。在一次交易中,购买眼霜的客户让赵某发一个二维码,扫码支付。结果赵某连续发了三个二维码,对方都不付款,却被短信提示他分三次支出了1500元。原来,赵某按照对方的指导,错发了自己的付款二维码。

警方介绍,支付二维码分为两种,有收款和付款之分。如果混淆,很容易遭受财产损失,微商赵某就是中了这个招。目前常见的二维码骗术还有偷梁换柱,即将正规的二维码更换成骗子的收款二维码,比如现在各地出现的共享单车贴假二维码。有的犯罪分子甚至将木马病毒链接制作成二维码,事主扫码时,犯罪分子就会直接盗刷事主资金。

警方提示,市民不要随意将自己的付款二维码给别人,一旦发现二维码存在覆盖、损毁或其它明显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核实,防止有犯罪分子偷梁换柱。在通过网络社交软件非面对面转账时,不要使用识别图片二维码的方式转账汇款。

内容加载中